由下往上拍摄
如果用摄录像机拍摄一个通常是在摄录像机水平高度的目标,有时候你会需要将摄录像机朝上录像,原因有二。第一,这样的画面是在表现某人从下往上看的角度;第二,为了获得戏剧性的效果。
仰望一个目标,会使得这个目标显得好像特别重要,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例如,人像或雕刻作品,如果是从下往上拍摄,会给人一种压迫感。
人物如果出现在从下往上拍的中景或远景里,会显得好像特别重要。如果你在比正常高度稍低一点的高度里拍摄,摄录像机微微朝上,拍出来的人物公显得特别高。
把摄录像机放得更低,镜头更为朝上,则画面中的人物会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具有威胁性。另外一个有趣的效果是,画面中的背景会显得比摄录像机水平高度拍摄时低得多,因此,画面中的人物会显得好象控制了他们周围的环境。
从心理学上来解释,这种效果就叫作“主体强化/观众矮化”。如果观众抬头看着某人,那人就会好像处于比观众更强大的位置。
当这个主角人物说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时,这项拍摄技巧就可以派上用场,因为这种角度可以替主角所说的话增添一些权威。
▲如果想强调画面主要人物的强壮与重要性,从稍低一点的高度拍摄他。不仅这位美式足球明星看起来好像低头俯视观众似的,而且似乎比他身后的其余球员要更高大。
人像拍摄技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画面人物表情所造成的不同效果,就是所谓的“人像拍摄法”。
从45°或更大角度下方拍摄,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若是抬头仰望,则鼻孔会显得大得不自然,有些人的耳朵也会显得比正面观看时更为明显。头发逐渐稀疏者,会显得好像完全秃了一般,双下巴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若是从45°或更大角度的上方拍摄,对秃头男士也是很残酷的事,因为他们光秃秃的头顶会显得相当醒目。
从上方拍摄近距离特写画面,也会使人看起来比实际更胖。如果你把变焦镜头调到广角,看上去尤其明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正面拍摄人像,看起来会“自然”得多,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以这种方式看他们的。但是,如果我们改变摄录像机的拍摄高度,就会使得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产生变化。
▲从下往上拍,会使观众注意到这人的下巴和他的鼻孔。注意,最好避免从这种角度拍摄,否则会让人觉得你不够尊重对方。
▲从上往下拍摄,则会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被拍摄者的头顶——如果这人的头发已经很稀疏,这种画面将很不雅观。他的眼睛也变小了,看上去好像斜眼一般。
从上往下拍摄
从上往下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其效果和从下往上拍摄正好完全相反。
如果从稍微*上的方向拍摄,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如果你把摄录像机稍提高一点点,画面中的人物会显得气势较弱,或是比较不重要。
这就是所谓的“观看者强/主角弱”原则。从上往下看着所要拍摄的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自己处于强势的位置,这会使得画面中的人物所说的或所做的,显得不重要。
如果你访问某人,并且希望他们所说的话不会显得太重要,那么,可以使用这样的录像技巧。
只有寂寞陪伴
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些人物就会显得孤单和寂寞。如果你要让他们看上去很悲伤的样子,只要把摄录像机抬高,从上往下拍摄就可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上方角度录像,会使观众对面面中人物产生优越感。这种画面,最适合用来显示画面中的人物感到沮丧或正在沉思中。像画面中这位小孩子的四周留有很大的空间,更增添了几分孤独感。
极端角度
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最好的例子是从高处俯视某处街景。像这样的画面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扫描式的。
人们很少直接低头看东西,除非他们是在详细检查什么——像低头看着显微镜——或是偷偷监视某人。很低的角度,也给人相同的感觉。
由上向下俯视人物或景物的高角度拍摄画面,也可以有相同的用途。当摄录像机拍摄从高高的窗户向下看的景物时,观看者不会觉得他们直接参与画面的活动,即使所拍摄的是很戏性的活动,像打斗。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被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例如,在前一画面中显示某人正向窗外看,接着,在下一画面中则显示楼下的街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极端角度的画面,会疏远观看者与画面中人物的距离。观众会处于窥探画面中人物的地位,而不是直接参与这人所从事的活动
下图:从上面拍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可以让观众看到交易厅的整个情景,但观众不会觉得自己也正参与股票交易活动。因为是从站在窗前那名男子的画面直接转到这个画面。所以,这个画面所显示的就是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