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更,雪一更,的全诗和意思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深情的表述,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词便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其中,“风一更,雪一更”这一句,更是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情感,让人在反复吟咏中感受到词人那份深沉的思乡之情与旅途的孤寂。
《长相思·山一程》全文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巡祭告长白山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他随军出征,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进发的情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词人面对着无尽的山水,心中涌动的却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山一程,水一程”,以极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词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这里的“山”与“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词人心中那份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与不安的象征。词人一程又一程地走过,仿佛永远也看不到尽头,这种无尽的跋涉,正是他内心孤独与疲惫的真实写照。
接着,“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词人的目的地——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是古代中原与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词人此次东巡的重要目标。然而,对于词人来说,这个目的地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在这里,“那畔”二字,既表达了词人对目的地的遥远感,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夜深千帐灯”,则是词人对夜晚军营景象的描绘。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词人夜晚只能宿于军营之中。当夜幕降临,千帐灯火亮起,照亮了四周的黑暗,却也映衬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这些灯火,仿佛是词人心中那份对家乡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它们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然而,真正的情感爆发,却是在下片的“风一更,雪一更”中。这两句词,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词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所经历的艰辛与痛苦。在这里,“风”与“雪”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它们如同无情的使者,一次次地侵扰着词人的梦境,让他无法入眠,更无法忘记家乡的温暖与安宁。
“聒碎乡心梦不成”,是词人对这种情感状态的直接抒发。在这里,“聒碎”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声音,也表达了词人内心情感的纷扰与不安。他试图在梦中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这无情的风雪却一次次地将他的梦境打破,让他无法如愿。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正是词人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
最后,“故园无此声”,则是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与向往。在这里,“此声”指的是风雪交加的声音,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他深知,在家乡,他永远不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因为那里是温暖与安宁的所在,是他心灵的港湾。然而,此刻的他,却只能在这遥远的异乡,面对着无尽的风雪,忍受着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这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更加凸显了词人思乡之情的深沉与真挚。
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山一程》,以其独特的意境、深情的表述,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首佳作。词中通过对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与人生追求。其中,“风一更,雪一更”这一句,更是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情感,让人在反复吟咏中感受到了词人那份深沉的思乡之情与旅途的孤寂。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交通方式日益便捷,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大大减少。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却是永恒不变的。当我们身处异乡,面对着陌生的环境与人群时,那份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便如同这首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让我们无法忘怀。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不仅是对古代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性中那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的深刻揭示。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那份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与向往,始终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挚、最宝贵的情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