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来去世了吗
夏雨来,一个在潮汕地区乃至东南亚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尤为深刻。关于夏雨来去世与否的问题,答案明确而肯定:他已经去世了,享年75岁。然而,夏雨来的传奇人生和复杂性格,远不止于此。
夏雨来的身份和时代背景,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清朝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明朝人夏懋学的侄子。尽管《潮州府志》和《海阳县志》中没有关于他的明确记载,但潮州的俚语“三代无秋,一代胡”却暗示了夏家曾出过显赫人物,而夏雨来的出现打破了这个传统,被形容为“嗝(难)剃头”。
夏雨来的故事在潮汕民间流传甚广,但其中良莠夹杂,真伪难辨。因此,夏雨来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也变得复杂多面。一方面,他被描绘成行侠仗义、急人所难的英雄,虽然常有些滑稽恶作剧的手段,却为其人平添了几分可亲的色彩,往往令人会心一笑。例如,在赵曙光主演的电视剧《夏雨来》中,夏雨来的形象就被塑造成了一个诙谐滑稽、任侠仗义、好打抱不平的英雄。
另一方面,夏雨来也被描绘成仗势欺人、恶行累累的恶少。他凭借权势在乡里行恶,欺老戏幼,令乡民深恶痛绝。这种形象在陈四文老先生的“夏雨来系列故事”中得到了更真实的描绘,夏雨来既有刻薄的一面,也有行善的一面。他玩弄人常常是心血来潮,当然也仗着权势有恃无恐;而他的行善,则多激于一时意气。
夏雨来的传奇故事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背石磨”的故事。相传,夏雨来有一个朋友有一天让家人到夏家借帽子,家人不识字,拿着主人的借条就来找夏雨来。刚好夏雨来在门前乘凉,那家人就大声呼喝:“喂!夏雨来可是住在这里?”夏雨来一听心里就有气,但他却不动声色,指了指后门,说:“你到后面去,那个坐在门口看书的就是他。”然后夏雨来就返身回屋,换了一套衣衫,拿了本书到后门。家人一见,恭恭敬敬地递上借条,说:“夏秀才,我家主人要借这个。”在潮州话里,帽与磨同音。夏雨来又写了一张回帖交给家人,然后让他把石磨背回去。结果主人一看,啼笑皆非,细问之下才知道家人得罪了夏雨来,又让他把石磨背回夏家去。夏雨来的回帖上写的就是:“前门夏雨来,后门夏秀才,罚你把石磨背去背回来!”
除了“背石磨”的故事外,夏雨来还有诸多机智回应和对对联的趣事。例如,夏雨来小时候有一天到书塾读书,进门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个跟头,老师看见了,就作了一个上联要他对:“今日门生头点地。”夏雨来想了想,就说:“这个容易,你今日,我就对昨宵,你门生我就对师母,你头我就对脚,你点我就对朝,你地我就对天。你说行不行?”一念,才知道里面的意思,一时间老师脸红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夏雨来不仅在民间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影响力还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据说,夏雨来名贯乡里,一心要留名后世,就招了一帮小孩子,不时散发糖果,教他们管中平巷叫夏厝巷,不叫的就没有糖吃。久而久之,小孩长成大人,夏厝巷也叫顺口了,直到我辈懂事,就只知道夏厝巷而不知有中平巷了。如今,夏厝巷的名字依然保留在龙湖寨,成为了夏雨来影响力的见证。
此外,夏雨来还与赵曙光主演的电视剧《夏雨来》紧密相连。赵曙光老师曾在其最早的电视采访中坦承,其曾在海丰生活并听到“夏狐狸”的有关典故,然后到了汕头后开始创作“夏雨来”的作品。据海丰当地传说,“雨来”二字并非本名,而是海丰话“狐狸”,“夏狐狸”是海丰当地比较突出的民间传奇人物,与同为清朝时期的黄汉宗等人并称“海丰四大才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剧中的夏雨来形象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和夸张处理。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将电视剧中的夏雨来与历史上的夏雨来等同起来。电视剧中的夏雨来更多地展现了他英雄的一面,而忽略了他刻薄和恶行的一面。相比之下,陈四文老先生的“夏雨来系列故事”则更真实地描绘了夏雨来的复杂性格。
尽管夏雨来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传奇故事依然在潮汕地区流传不息。他既是一个行侠仗义、急人所难的英雄,也是一个仗势欺人、恶行累累的恶少。他的故事和形象在民间故事中不断被演绎和传承,成为了潮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当我们再次提起夏雨来时,不妨以更全面、更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他。既要看到他英雄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刻薄和恶行的一面。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潮汕民间的传奇人物,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潮汕文化。
总之,夏雨来已经去世了,但他的传奇故事和复杂性格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既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恶少,他的故事和形象在民间故事中不断被演绎和传承,成为了潮汕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让我们以更全面、更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夏雨来,共同传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