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追忆200年人类影像历程
摄影文化经历了长达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达盖尔式相机”于1839年诞生在法国。自从1969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CCD之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终于由柯达在70年代开发成功,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十年产品成型之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东芝将数码相机作为一种时髦的电子商品在市场中流通,1995年随着卡西欧新一代低价数码相机的发售,才正式启动了全球的数码影像消费市场,至今数码相机的商品化之路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年。影像器材也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单机械到微电路控制,从传统银盐胶片到数字化存储,完成了从浓浓的化学药水味道到如今的按下快门即拍即输出的进化。数码相机在扮演数字时尚玩物先锋角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亦或颠覆了人们沿袭了多年的传统生活方式。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连数码业界也逃不出这个定数,弱肉强食淘汰非核心是业界亘古不变的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站在历史车轮的后面,回顾这十年市场繁荣背后的一路荆棘,不无唏嘘感叹。
第2页:300万以下 像素攀比、Super CCD
十年时间中称得上“经典”的型号不计其数,若是以某经典产品所在年代这样的叙述形式,恐怕又得落入这类回顾性文章的俗套了,在以像素为指挥棒的数码影像市场,我们为何不换一种角度,以像素发展为索引来观摩这十年间的演变呢?
1.300万像素及以下
关键词:百家争鸣、像素攀比、Super CCD
早在1995年DC商品化初期,CCD的像素最高只有可怜的20多万,次年像素翻番至81万像素,全球出货量飙升到了50多万台。由于数码相机是集电子、机械、光学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混血产物,一时间世界范围内有将近20多家厂商看好该行业前景,先后参与了研制并推出了成品及相关技术,数码影像市场顿时百家争鸣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1997年当像素跨越百万大关之际,部分传统IT厂商也开始磨刀霍霍介入其中,凭借相对低廉的售价,使得数码相机不再是昔日王谢堂前燕,引爆了出货量的第二波井喷式增长。但在中国内地市场,1999年才算是数码相机的起步年,这一年进入国门较早的柯达公司在市场中一家独大,2000年众厂商纷纷举旗切入市场,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空前广阔,这时市场中奥林巴斯与柯达平分秋色。
300万像素就算在今天也是很多品牌的入门级产品的标准,曾几何时一步步从高端到主流再流落到如今的入门级,这一切都标志着技术的飞跃,更是像素攀比的结果。从95年主流的几十万像素开始,像素的提升周期时间更是完全超越了计算机领域的莫尔定律,1999年大部分主流厂商都相继推出了百万像素的主流产品,直至2000年300万像素入主高端市场,在厂商的宣传诱导下,获得了不少数码相机发烧友的追捧,各厂商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无休止攀比像素的死胡同。相对而言200万像素在这一时期作为主流档次生命周期较长,基本上就算现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大多受过这类机型的启蒙教育。
SUPER CCD的进化史 |
在世人皆醉的大环境里,富士胶片公司保留了一份清醒,它领悟了数码成像技术赶超传统银盐胶片的命门,依靠几十年来生产银盐胶片的技术沉淀,打破常规技术瓶颈,另辟蹊径在1999年成功开发了Super CCD,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家可生产感光元件的厂商,在02年第三代成型技术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Super CCD也成为其独步“江湖”的“终极武器”。
[page]
第3页:400万和500万 手动、长焦广角、时尚
关键词:联姻、手动操作、长焦广角、时尚风情
可以说2002年是数码影像领域发展的分水岭,当400万像素匍匐在高端市场,500万像素初出茅庐的时候,佳能公司在产品线的更新中,不知何故一反常态仍将旗舰产品的像素数停留在400万,同时对外宣称“像素不决定性能”。随后很多厂商也意识到像素攀升很难再引发之前的眼球效应,随即将研发侧重于产品的功能挖掘。在这一时期取长补短、拿来主义式的联姻尤为流行,索尼、松下这类毫无光学基础的电子厂商借助德系镜头名厂之力,捋起衣袖在业内热火朝天的忙了起来。在2001年至2002年间,索尼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独特灵气、大胆创新的设计风格,力拔头筹在市场中傲视其他竞争对手。
Carl Zeiss字样的镜头,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 |
当传统单反相机的数码化进程起步后,可玩性更高的多元素的镜头让消费级用户望洋兴叹,精明的厂商看准市场空缺及时跟进,站在用户的角度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深入挖掘产品的功能。各品牌按面向消费群体的不同,重新划分产品线,此时市场中手动、长焦广角、时尚,这三大派系才移开半遮面的琵琶崭露头角,到现在已经渭径分明各霸一方市场。其中手动功能和广角镜头也逐渐从高端机型下嫁到低端产品上,再一次点燃了市场对数码相机的消费热情。手动机型的诞生满足了普通家庭用户对数码相机功能多而全的追求,市价合理的产品也一度成为市场中的热销机型,甚至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佳能公司凭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地在产品中引入新的元素,并借低价位的A系列接连打造了几届销量冠军,终于在2003年度稳坐市场老大的位置。
与此同时,长焦与广角也随后成为新一轮的利润增长点,满足了特殊人群对望远拍摄及宽广视觉效果的喜好。当中自然发生了戏剧性的故事,索尼F-717向来都是业内“绯闻”的制造者,先是因为设计问题被部分招回,到价格高高在上无人问津,到号称打击水货的两次价格大跳水,在降价前购买的消费者的心脏承受能力受到了锻炼,紧接着又传出高素质的蔡司镜头并非产自原厂,又给了慕镜头之名前来购买的消费者当头一棒,最后又是一个透视功能搞得F-717用户个个“心怀鬼胎”,随之带动了所谓的透视滤镜的热销与价格暴涨。面对阳气过盛的产品线,时尚机型的适时出现迎合了女性“好色”的胃口,市场顿时透露出一丝阴柔之美,各厂商也抓住商机频频打出“纤细”牌,为我们奉上了一出大屏幕比拼的激情大战。
第4页:800万至千万像素 AS神话、消费级CMOS
当500万成为主流不久,2003年底市场发展有违常规直接跳到了800万像素,后又因成像不佳开倒车回到了600万和700万像素。期间由于之前庞大的市场需求一度被价格瓶颈制约,随着厂商们将价格门槛降低,压抑许久的需求被迅速释放,导致了众多厂商在麻痹意识的教唆下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觉,进而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洗牌,以京瓷、惠普为代表的名厂,以及大部分民族企业都陆续拂袖而去。
弱肉强食后的厂商开始在超低利润的压力下举步蹒跚,相继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动作,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仍不断涌现了一批新技术、新思想,譬如有光学防抖技术基础的厂商在之后的时尚DC中也都加入了性能不俗的防抖功能。柯尼卡美能达更是开创了机身防抖技术的先河,而且还大胆运用到大部分产品的机身中,柯美巧妙的市场运作,成功的让AS(Anti-Shake,CCD防抖技术)成为了其“收割Menoy的稻田”。
等待了约两年时间,消费者却对一千万像素的消费级产品望穿秋水,2005年下半年索尼冲破佳能把持的CMOS技术壁垒,终于引领我们跨越了千万像素的门槛。在商品化的初期,数码相机究竟能否取代传统胶片相机是当时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事到如今CMOS与CCD在消费级市场所扮演的角色能否逆转又成为新一轮的讨论热点,无论如何消费级产品装载CMOS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page]
第5页:十年商品化之博弈 DC围剿行动的开始
十年的发展历程布满荆棘,长话短说只能提及精华。事实上2002年之前业内的发展以像素高低论英雄,之后却以产品的综合素质论成败,整个行业都一如既往的遵循着像素更高、功能更强、处理速度更快、操作更人性化的标准向前,行业发展的轨迹与转折,都从侧面折射出消费者理性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但业内同质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甚至有普遍化的倾向,行业外仍然受到来自拍照手机等其他终端设备的影响。事实上十年前后数码相机都在围剿与反围剿中争取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今仍是现在进行时……
一.DC围剿行动的开始
当十年前有人提出数码相机在未来必定取代传统银盐相机时,很多人都对这一在当时看来颇为荒谬的论调嗤之以鼻,而现在看来随着DC销量的井喷式增长、传统菲林销量的下挫,不用胶卷的数码相机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正一步步蚕食着昔日胶片相机的巨大市场,若只认为仅此而已,那我们的眼光未免也太狭隘了一点,同时DC还围剿了扫描仪,当“即拍即输出”作为一种前卫的概念被提出的时候,DC加小型照片打印机的捆绑式影像输出解决方案也正准备吞噬昔日传统的冲印市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曾是扫描仪的黄金时期,之前曾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办公设备、一种计算机外设、一种影像输入设备的扫描仪,在众多厂商的宣传攻势下扬言大举进入家用市场,当时铺天盖地的广告、形象代言人纷纷登场亮相,家用扫描仪市场一度出现了火爆的销售热潮,但这种情形只持续到2001年下半期,之后扫描仪在家用市场的关注程度一度出现了大幅萎缩,到现在仍一直处于下滑的势态。同一时期却是数码相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输入设备在市场中崛起,伴随着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200万、300万像素接踵而至,家庭用户更容易接受这种随走随拍的可爱设备,扫描仪那种生硬直板的输入方式顿时让人生厌。2002年数码相机在中国内地的出货量首次出现了暴涨,普及之势指日可待,过去高喊着扫描仪进入普通家庭的厂商们大多都不见了踪影,剩下的也立即将侧重点转向商用及特殊领域。这一轮围剿,数码相机大获全胜。
索尼 R1 千万像素类单反
二.反围剿DC行动的开端
就当数码相机如日中天的时候,以索尼爱立信、三星、京瓷为代表的日韩厂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年轻的消费群体,不惜余力的为手机添加花哨的功能,其中推出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是继彩屏手机屏幕像素提升后的又一发展热点。当时间指向2004年,各大手机厂商都逐渐把摄像头的像素拉高到百万级,甚至200万像素,移动市场呈现出空前壮观的场面。
随着智能手机的愈发普及,可插入式存储卡更是让手机在存储指标上海纳百川,笔者在不少公共场合曾多次看到有游客,从兜里掏出手机给亲友拍照留恋,不禁感叹这普通的移动电话俨然已经变成了人们身上除了钥匙、钱包之外的第三大常见物品。放眼目前的移动终端市场,具备光学变焦能力的手机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几乎已经达到了最低端数码相机的水准。勿庸置疑,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正在完成许多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拍照手机已由最初的噱头玩具、概念性产品演变成真正可以利用的拍摄设备,不过要说与低端数码相机完全成对立之势还为时过早。毕竟拍照手机在飞速发展中,而数码相机亦不是在不断的完善呢?即使是拍照手机自然也不能丢掉便携通信设备的根本,如果能做到画质与通信间的平衡那是最好,从这个层面来说取代低端数码相机的这个构想的确是行得通的,不过到头来这样的产品到底是能拍照的手机,还是具备通信功能的DC呢?这一轮角逐中,中高端数码相机高枕无忧,低端数码相机前途未卜。
结语
万事万物总是在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数码相机就在这种围剿与反围剿中生存,外界不光有来自拍照手机的威胁,就连MP3播放器、录音笔等等,这类与“数码”二字稍微沾得上边的东西都具备了拍照功能,以目前的技术,想要在电子产品中置入镜头与CCD实在易如反掌。这也难怪当前的数码影像市场出现了,偏重高端专业级产品与时尚型产品,适度降低了中低端产品的投入力度的现象,无论如何数码相机领域在未来仍是众多厂商看好的行业,即将到来的2006年哪一家厂商都不敢有所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