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属落叶乔木,素以耐寒立雪,典雅含蓄,而闻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所咏颂的对象,而今,对于色(摄)友来说,它更是镜头前一个永恒的美丽主角。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普及,愈来愈多的人在迎春踏雪赏梅的过程中,遇到了有关梅花摄影的一些常识或技巧性问题。在此,我们不妨重温“8项要素”,纵情闲谈,娓娓道来——
要素一:枝干相衬 更见风骨
花枝一脉,香蕊压枝,是梅花在视觉形态上的一个明显特点。 换句话说,梅花是花不离枝,枝干映花。由此,以往那种一味追求突出主体,而忽略陪体的拍花经验,是不适用于梅花摄影的。再说,梅树的枝干玲珑苍劲,极有质感,与梅花在色彩上又存在着强烈的对比性,十分有利于梅花在婉约中透见风骨。梅花的魅力,正源自其迎风斗雪的风骨,而有了枝干相衬,梅之风骨更会增色不少。
要素二:构图之妙 不可拘泥
摄影艺术在构图方面,并无拘泥僵化的框框。梅花的色彩不纷杂,但姿态却绝对称得上是千姿百态,再加之有冬雪春风为伴,因此在构图中,就更有必要融入许多灵活性。 借鉴国画绘图中的“留白”,其较强视觉冲击力,是梅花摄影中一个较好的构图方法。简言之,就是作为被摄主体的梅花,只占据画面中的部分幅面,而有意地空白出相应的画面空间。从而使眼前的场景显得干净有序,留下自由的遐想空间。再者,根据梅树枝干的自然延伸,充分利用其委婉的曲线进行构图,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要素三:色彩求真 追寻本色
梅花的色彩根据品种的不同,呈现出红、粉、黄、白等多种颜色,但无不洋溢着清雅脱俗的气息,这与大紫大红的张扬之气绝对有别。所以,追寻其本色,勿要夸张,杜绝浮华,是再现梅花色彩的基本原则。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白平衡设置不当所造成的偏色,以及曝光不精确形成的伪色,都是真实还原梅花本色的大敌。在白平衡的设置上,应尽量根据现场环境,进行手动设置,并在试拍的基础上进行校对。在曝光问题上,要结合背景的色彩,参考反差和对比度,实施曝光补偿。有点测光功能的DC产品,应以梅花为采光点,锁住基准曝光数值,以保证色彩的真实纯净。
要素四:虚实意境 景深至要
良好的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就出适当的视觉空间,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追求意境,突出意境,尤显重要。 一般来说,许多DC使用者,在摄影时常常会忽视景深的作用,而任由相机的自动曝光程序左右自己对曝光组合的控制。通常,光圈是控制景深范围的主要途径,光圈的标注数值越小,镜头光圈开放的实际孔径就越大,此时被摄主体前后的景深范围就越小。弄清光圈与景深之间的关系,就应在相机A档,或M档支持下,尽可能地适时选择光圈,控制景深。从而,使自己镜前的梅花,变得虚实有度,意境不俗。
要素五:质感之重 悉心思虑
要想拍摄的朵朵梅花,能耐看,耐品,没有强烈的质感还原是绝对不行的。看似娇柔的梅花,只有表现出了应有的纹理肌肤、舒展蓬勃,才会不失其“暗香源自苦寒来”的风骨。 首先,通过视觉的对比参照来展现梅花的质感,可谓既简单又有效。比如,粉嫩的花朵与粗糙的枝干相映;或者,嫣红的花瓣被纯白的残雪所包裹;再如,用极小的景深,造就清晰的花蕊与朦胧的叶片。另外,光源角度的选择,对营造梅花的质感也相当重要。一般来说拍摄梅花通常以使用侧光为宜。
要素六:佳作之道 光影为本
摄影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光影艺术,所以,要成就一幅佳作,就必须以光影为本。 由此,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必须在现有自然光源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改善用光环境。比如,一张白纸、一本杂志就可以成为应急的反光板。或者,用纱巾略加遮挡,就能有效控制闪光灯光线的“硬”度,从而避免恼人的阴影。还有,随手脱下深颜色的外衣当作背景,就能使镜前的梅花不再受凌乱的背景所袭扰。
[page]
要素七:适度PS 画龙点睛
数码影像时代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支持下,完成二次创作,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PS。 具体到梅花摄影来说,这种PS就不能只局限于色彩校准,反差锐度等方面的优化。添加题跋标注,以至于用适当的文字来润色摄影主体,都应该被融入到这场二次创作中来。在本文中,我们曾提及构图时的“留白”,而此刻,则正是用诗词歌赋来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
要素八:了解DC 尽其所长
我们手中的DC各式各样,无论是专业级别的单反机型,还是廉价的家用小DC,都各有所长。其中,了解手中DC的微距能力十分重要,“微距”不能简单理解为“近摄”。 因为,“近摄”往往只是DC被赋予的一种快捷的自动模式,会大大影响你的可控性,同时更会埋没DC产品的不少潜能。此外,在取景时无论是光学取景,还是通过LCD液晶屏幕进行实时取景,我们的可视范围与像场的实际拍摄范围,是有所出入的。由此,为了便于后期添加边框,或进行适度裁减,可以有意识地扩大一些取景范围。
OK!唠叨个半天,终于把“八项要素”盘点殆尽,但愿对您拍摄出梅花佳作有个参考。春寒料峭,红梅怒放盼春归,寻寻觅觅间,眼前一亮,姿容明艳花枝俊俏,却是红梅花儿开,不由分说,赶紧拿起DC收进镜头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