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拍好了,可以直接放在DV带上保存,以后就用DV机回放,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编辑后回录到DV带上,还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直接把DV AVI文件刻到CDR上去保存,也可以压缩成MPG,刻成VCD或者SVCD,DVD保存。MPG是有损压缩,不管是压缩成什么格式,对画质都有损失,但是刻MPG盘保存还是最常用的方式,我想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1、DV影片的回放在电视机上的表现远强于在CRT上的表现,尽管CRT的分辨率要高得多,主要是因为电视的设计就是为了显示动态画面,所以在亮度、色彩鲜艳上都比显示静态为主的CRT要好,而普通电视的显示分辨率只有320线,那么DV的高达720×576的分辨率根本用不着,不管是VCD的352×288还是SVCD的480×576都够了,所以尽管压缩成MPG画质有损失,但是在电视上基本是看不出来的。在电脑上看,SVCD的分辨率也足够清晰了。
2、DV带的保存是个问题,毕竟是磁带,DV带还用得时间不长,但是以前的录音机磁带时间长了粘连和发霉大家估计都见过的。而CDR光盘蓝盘、绿盘一般是保存30~50年,金盘号称能保存100年,虽然光盘也有发霉的可能,但是毕竟好得多。
3、播放的方便性上,也是光盘强,DV带就得把DV机搬出来,还只能在电视上看,对磁头也是个磨损,倒带也很麻烦,而VCD,SVCD光盘有多方便就不用我说了。
4、再算个经济帐,DV带是25~30一盒,CDR是1.5一张,象我3月买机到现在,已经刻了45张左右的SVCD,CDR成本是不到70块,如果换成DV带,大概要30盘左右,就算用LP模式也要20盘,这就是好几百块啊。现在1394卡和刻录机都很便宜了,而且这两样东西买了也还可以做别的用的。
采集
要做什么想好了,下面就是该怎么做了,现在的DV机上一般都有两个连接计算机的接口,其中一个是接串口或者接USB口的,这个一般是采集静像用的(有些带MPEG1压缩的DV可以通过USB口采集MPEG1格式,不过效果较差),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采集DV视频要用到的1394口了,全称是IEEE1394,也叫FIRELINE(火线),SONY机上叫I.LINK,在DV机上是4针的小口,一般电脑上的1394口是个6针的大口。
采集的第一步是安装1394卡(当然有了1394口的计算机就没这一步了)。把卡插在你的计算机的PCI插槽里(笔记本要买PC卡的外置1394卡),然后开机,WIN98SE、WIN2000、WINXP这些操作系统都可以自动找到1394设备并且自动安装驱动程序。如果发现1394卡不能正常工作,请先把计算机的主板驱动和补丁程序装齐,不行再试试修改一下冲突设备的中断或者换个操作系统。必须说明的是,1394卡有不同公司的芯片,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可以兼容所有的主板的,一般来说TI芯片因为做得比较早,和主板兼容性比较好,而VIA芯片的卡和VIA自己的主板当然没问题,但是在和别的主板配合时容易出问题。如果办法都用了还是不能正常工作,那就是主板和1394卡不兼容。所以购买1394卡时要和商家说明,不兼容的卡包换包退。
1394卡安装后,在设备管理器里能看到正常工作的1394设备就OK了。1394口是支持热插拔的,不过我的习惯是计算机不用关,但是DV还是关了再插线,主要是我觉得DV比较娇贵,计算机反正是个粗笨的东西,随便折腾。
[page]编辑
采集的软件有很多,会声会影,PREMEIRE,DVSTUDIO7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认为,采集功能上DVSTUDIO7是做的最好的,界面很漂亮,而且采集的画质也比别的软件好那么一点点。不过DVSTUDIO7是品尼高的软件,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能用的,一般用会6或者PR6也就可以了。
采集对计算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的赛扬CPU,5400转硬盘都可以做到不掉帧,有些朋友采集的效果不好,一般是因为主板芯片组是VIA或者SIS的,这些公司芯片的主板磁盘性能不如INTEL的,而且需要装主板驱动才能打开DMA,如果DMA没打开磁盘性能会很差,一般情况下硬盘是不需要设置的,不过有时硬盘的DMA也没有打开,就需要到硬盘生产厂的网站上下载一个设置程序进行调整。采集时不要做别的事,也尽量减少后台程序的运行。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普遍比PC机差,特别是磁盘性能,笔记本的硬盘现在也只做到4200转,单碟容量又小,老一点的笔记本采集掉帧很正常。所以笔记本来做采集编辑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采集和视频制作推荐使用WINXP系统,稳定,而且是NTFS文件格式,WIN98的FAT32文件格式最大只能生成4G的文件,DV采集1小时大概是14G,所以在FAT32下一次采集只能限制在18分钟以内。NTFS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1394口采集到计算机里是未压缩的DV AVI文件,建议先编辑再压缩,压缩成MPG后再编辑当然也可以,不过要反复解码编码,速度慢很多。编辑软件一般家用就用会声会影6就可以了,界面简单,容易上手,基本功能都有,买个正版也很便宜。追求一点准专业效果的可以考虑使用PR6.5,功能很强,还可以带各种插件增加功能,不过学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一般的编辑就是加点字幕,加点配音,调调亮度,做一点片头和转场,不过要记得一点,转场效果不要滥用,开始是新鲜,用多了就看得眼花缭乱冲淡了主题。学习软件的使用多看看帮助文件,特别是会6,全中文的帮助文件很详细。至于PR6,网上有电子教材可以下载。
[page]压缩
编辑完了后,可以回录到DV带,一般就要开始压缩成MPG了。推荐压缩成SVCD(SUPERVCD)格式,VCD是MPEG1编码,效果比较差,达不到播放要求。而DVD格式现在DVD刻录机还很少,刻在CDR上的MiniDVD也不好,首先是MINIDVD和真正的DVD还是区别很大,5.1声道是没有的,而且MINIDVD相比SVCD画质的提高并不明显,但是存储文件却大了很多,性价比(这里借用这个词)不高,做MINIDVD还不如直接保存DVAVI文件算了。
所有的编辑软件都可以压缩,不过效果最好的还是TMPGENC,是个日本人写的免费软件(MPEG2功能要注册,不过可以破解),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小日本。新版本的TMPGENC都带了模板,模板中已经存储了各种压缩格式的参数,一般情况下这就是最佳参数了,所以不是真的很懂不要去自己调了。TMPGECN压缩的速度比较慢,因为压缩的速度和画质是成反比的,又快又好的软件是不存在的(又慢又差的倒是有可能),如果对画质要求不高,要求快一点,有很多软件的压缩速度都比TEMGPNC快得多,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我还是用TMPGENC,把多个项目文件做好,打开批处理,把项目文件加进去,然后运行,再选上压缩结束后自动关机,然后关掉显示器睡觉去,计算机又不怕辛苦,最多是多费点电而已。
PR6编辑过的AVI文件可能TMPGENC不认,这个问题只要在TMPGENC的系统设置里把DIRECTSHOW的优先级调高就可以了(选了DIRECTSHOW后按右键就知道怎么调了)。TMPGENC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它用来做MPG文件的剪切拼接是最方便不过了,在MPEG工具里就能看到,由于不进行重新编码,速度很快。
谈到这里,讲讲视频编辑用什么计算机好,其实采集本身对计算机要求很低,视频编辑对CPU和硬盘,主板性能都要求比较高(但是对显卡的3D能力完全不需要),论坛上也讨论过用INTEL还是AMD的CPU好,我的个人看法,还是INTEL,我知道AMD的东西价格便宜量又足,但是有三个原因让我选择INTEL:1、我看过微型计算机的测试,同频的CPU中INTEL的P4在视频流媒体处理上还是高出一筹。2、AMDCPU配的主板性能太差,特别是在对视频制作很重要的磁盘性能上,不管是VIA、SIS还是AMD自己的主板,都比INTEL的BX、815、845这些主板差一些。3、就是AMD的CPU发热大,而且温度保护做得不好,象我前面说的自己睡觉让计算机去压缩,换了是AMD的CPU我就会担心了,万一风扇不转了是会烧机器的,INTEL的最多死机而已。
压缩成MPG了,就要刻盘保存,当然还是刻SVCD盘,如果直接把MPG文件刻到盘上,就只能在电脑上看了。据说最好的刻SVCD软件是VIDEOPACK,我一直用的是刻录机带的NERO,我觉得也很好用,选了SUCD格式,把MPG文件拖到文件窗口就可以了,NERO会检测一下文件格式,如果不符合标准格式会要求重新编码,TMPGENC出来的文件都不会有问题,如果是什么超级解霸做出来的MPG一般就不认了。
刻好的SVCD盘有时候在VCD机上放不出来,首先要看你的VCD机是不是支持SVCD格式,然后注意刻盘的时候要封盘,如果还不行试一下降低刻录速度,再不行估计是VCD机就不支持CDR刻录盘,因为市面上卖的光盘是压制的,CDR是染料烧制的,压制的盘信号反射比CDR强得多,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