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DV的功能,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许多技术似乎一成不变,今年见到,明年还是可以见到。说白了就是有点换汤不换药的味道。而如果是说起DC,恐怕许多不了解的人都会说得头头是道,ISO感光度的快速增长、液晶屏的增大、还有所谓的很多新功能等等。其实在许多了解的人们眼里,DC虽然技术进步较快,但很多技术都只是一种障眼法,比如ISO感光度的提高,在采用CCD的物理感光元件时代,远比胶卷的ISO感光提高来得容易,可重点不是感光度能提高多少,而是提高后的效果,也就是信噪比能降低多少,如果噪点无法控制,画面效果差,恐怕很多新功能都只是鸡肋而已。
DV的技术看似比较成熟和保守,但实际上变化也不是没有的。今年的产品就要比去年的产品进步,功能也相应增加了不少。总的来看,有的功能是保留去年的特色,有的是高端DV向中低端DV移植,有的属于全新开发。不管怎样,对于相当成熟的DV产品来说,每次功能的提升和变化都是可喜的,毕竟动态产品的研制开发比静态产品要难。这些新功能是不是实用,到底是鸡肋还是熊掌,我们一般消费者只需要了解这个。因为我们购买DV说到底就是用来做摄录的,功能不在花哨,能起到效果是最好的,就是熊掌,否则就是鸡肋。现在讲究的就是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多花了钱,买不到实用的产品就是浪费。
一、触摸屏幕
所有的DV几乎都是采用液晶显示屏(三洋品牌DV有些型号不是采用普通液晶屏幕),屏幕主要是帮助拍摄者更好和多角度的拍摄,也提供回放观看的帮助。因为在DV工作时作用大,所以说,人们最早接触和了解DV,都是通过液晶屏幕。所以说DV的液晶屏幕好坏,也决定了DV的身价和档次。触摸式液晶屏幕最早出现在索尼DV上,2002年就有了,那时候的触摸液晶屏幕还远不及现在成熟,很多功能还只能用按钮完成,算是一个雏形,价格也高,别说低端产品,中端产品也没有配备。在06年的新品DVD905E中,索尼首次使用自己研发的超级晶彩屏,除了拥有触摸控制的功能外,屏幕分辨率高达21.1万像素。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DV用的是电阻式触摸屏,这种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到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触摸屏幕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于DV菜单的设定和操作,也大大简化了DV机身上复杂的按钮,正是因为看到了DV触摸液晶屏幕的特点,很多DV厂商已经在其旗下产品配置,比如松下,它的产品就具有和索尼一样的触摸液晶屏功能,尽管这可能增加一些成本,但使用中帮助还是很大的。不过由于触摸液晶屏比较娇贵,所以对水和油之类的导电物质比较敏感,如果使用者不注意的话,容易损坏,而且每次用完后需要用软布清洁,否则屏幕会很脏。
二、光学防抖
今年除了触摸式液晶屏幕受到人们重视以外,光学防抖也开始日益成为DV的一个重要功能特色。这也许是受数码相机光学防抖系统低端化配置的影响。无论是什么DV,都配有防抖系统,一是电子防抖,二是光学防抖。
光学防抖与普通的电子防抖有什么差别呢?光学防抖是利用电路检测到镜头的抖动后,用马达驱动镜头组内的某些镜片,在光轴的横向或纵向,做机械的位移来弥补影象在CCD上的抖动。光学防抖的原理与制造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昂。而电子防抖的原理是使用更多像素的CCD,记录时用电路来分析哪些像素的成像是清晰的,哪些是模糊的,然后抛弃模糊的成像点,选择清晰的像素记录下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光学稳定是主动用镜片的运动去矫正影像的晃动,当然大大降低了拍到虚画面的可能。而电子防抖只不过是被动的用电路处理一下,用数学运算的方法挑选出相对清晰的图像,所以效果一般不会很好。
光学防抖因成本原因,在DV上还不够普遍,用得较多的是松下,应该来说光学防抖是一个很实用的DV功能,这和触摸液晶屏一样。
松下高端机型是光学防抖的代表品牌
[page]
三、5.1声道输出
5.1声道已广泛运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其实5.1声音系统来源于4.1环绕,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一个中置单元。这个中置单元负责传送低于80Hz的声音信号,在欣赏影片时有利于加强人声,把对话集中在整个声场的中部,以增加整体效果。相信每一个真正体验过Dolby AC-3音效的朋友都会为5.1声道所折服。
和DC相比,DV不仅可以录制画面,更多的是现场声音真实采集和还原。其实按照目前的DV规格,录制12bit四声道的音频信号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主要是采用后期制作的方式,所以如果配合支持5.1声道的DV将给用户带来DVD级别的音频享受.正因为如此,今年索尼的5.1声道输出已经普及到了中端DVD机型上。不过这样的声音系统将给DV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其实在中低端DV机型上,连录像效果都不能保证太好,有如此好的声音效果输出似乎有些不符合普通消费的需求。高端DV配备还是可以的,但中端DV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太花哨了,不是个太实用的功能。
四、双重录制
这个新概念功能最早是由索尼研制出来。双重录制功能在动态拍摄模式下也能捕捉高分辨率的230万像素静止影像。由于常规影像感应器读取速度的限制,视频模式下拍摄的静态影像只能以VGA尺寸存储。要捕捉高分辨率的静态影像,需要改变拍摄模式。双重录制功能通过增强型影像处理器处理ClearVid CMOS感应器读取到的大量像素数据。
拍摄动态的同时按下photo抓拍静态
这是一个全新而有趣的功能,不仅能保持动态画面,而且可以直接拍摄静态画面,目前这个功能只存在于高端DV机型中,还没有得到普及。这个功能其实目前来说还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毕竟谁都想拥有动态影像的同时又能记录下静态拍摄的快乐,所以除了成本太高,这个功能对CCD或CMOS的像素也有极大的要求,因此普及的难度也比较大,目前定义为鸡肋或熊掌都为时过早,毕竟有那么高的价格支撑,哪个消费者会介意多这么个有趣的功能啊?消费层次不同,需求也不同了。
五、AV输入和输出
AV输入和输出功能其实不能混为一谈。作为摄像机,不管是家用的还是专业的,AV输出总是有的,否则监视器和电视都看不了。输入功能就不见得每台DV都具有,最少低端的数码摄像机就没有,尽管只是一个AV视屏端子加上一个处理电路,但它能提供AV视频的输入,作用还是不小的。当然对于没有AV输入需要的朋友来说,这个功能可有可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个功能对于保留某些重要影像资料还是非常实用的。
[page]
六、对焦辅助
对焦辅助在DC的使用频率可能更多,我们知道DC或DV的对焦是依靠不同的光反射和色彩来区分。DV因为是拍摄连续画面,所以对于对焦辅助功能以前是不够重视的,顶多配一个内置的摄像灯提高照明度来解决问题而已。现在DV的静像越来越高,对焦问题也日益摆在了消费者和厂商面前。
很多新的DV,都像DC一样开始配备DV对焦辅助功能,其实就是增加对焦辅助灯。虽然索尼最早开发出激光全息对焦,但因为作用距离近,成本高,所以现在也基本舍弃不用,而DV对焦辅助灯成本简单,目前成了很多DV厂商竞相配置的一个重要功能。
至于这个功能的重要性与否,如果您是买的高端DV,拥有较高的数码静像拍摄功能,那么对焦辅助无疑让DV机器能够适用更多环境下的拍摄要求。如果您只是购买的一台低端DV,对于80万或100万的静像素拍摄来说,无疑这种功能就略显多余,考虑成本增加不大,DV对焦辅助我们并不认为完全是鸡肋,但熊掌与否,有待使用者自己使用DV静像的频率来决定。
七、9点对焦
9点对焦这个功能概念源自于数码相机。为了加强产品竞争优势,佳能将这个功能引入到了DV机型上,并在2006年扩大移植到了自己的低端产品上。有了这个功能,在存储卡模式下拍摄照片,用户的对焦点可选,能够精确地完成对焦操作,更可单独设置中央对焦点,令你自由自在享受焦点的操控权。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将数码相机精确的对焦系统引入到数码摄像机。但很可惜的是,它对于DV主要动态拍摄没有太多帮助,而精力主要集中在解决DV静像拍摄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疑这个功能比较鸡肋,如果考虑到成本增加不多,DV像素比较高的话,有这个功能的实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佳能在入门机型上也配置了9点对焦功能
八、1.7秒启动
1.7秒启动是松下DV独有的一个功能概念,实际使用中,在使用了快速启动功能的情况下,从按下电源开关到对焦完毕,只需要2秒左右,与宣传的1.7秒启动时间基本上没有太多出入。而没有开启快速启动功能的情况下,从按下电源到对焦完毕,需要大约4秒的时间,与松下宣传的2秒有比较大的出入。4秒的时间对于我们一般拍摄者而言意义并不大,不过对于想要抓拍及时画面的消费者来说,这几秒无疑是宝贵的,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功能可有可无,一般的普通DV开机速度都不算慢,但对于有特定需要或突发拍摄需求的人们来说,这个功能自然是受到欢迎的。因此我们认定这个功能还是值得提倡,属于熊掌的范畴。
松下机器宣传1.7秒启动功能
九、DVD快速启动
目前DVD摄像机普及速度相当快,已经几乎占据了数码摄像机市场1/3的份额。DVD存储的摄像机虽然有后期采集压缩简单交流方便的特点。但由于DVD存储的特色,读写时间不是太快,如果想要快速拍摄的话,那么DVD机器肯定不能够很好胜任的。当然现在已经有厂商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着手开始解决。
最近日立DVD摄像机就提出了一秒启动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有点悬乎,它需要先启动机器,然后在待机状态下快速启动,实际上,这是一种热启动的概念,让DVD在待机时迅速能够进入工作状态。虽然没有完全解决DVD一步启动速度较快的问题,但另辟思路,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相信这个功能将得到普及,对DVD用户而言,快速启动自然是归于熊掌系列了。
十、变焦可调
对于新手或专业用户来说,DV的变焦是一门学问,这不像数码相机变焦,DV的变焦和摄像是同时进行,DC是先变焦再拍照,过程已经完成了,至于晃动还是看不清楚的感觉不会让观看者有所察觉,而对于DV变焦来说,这就是水平问题,速度快了,画面让人头昏眼胀,速度慢了,影响到拍摄效果,虽然后期可以用特效解决一部分变焦问题,但很多场面却无法不通过变焦来表现。为此佳能今年特定增加了3种变焦速度设置,令镜头焦距变换更平稳,更清晰呈现远景精彩,带来舒适的拍摄体验!这个功能相当实用,以前可调的DV都是专业DV,为了表现某个场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变焦速度,达到不同的效果。因此变焦可调功能是值得肯定的,完全有助于DV动态拍摄的需要。
佳能在入门机型上配置了3种变焦速度设置功能
最后:鸡肋和熊掌的定论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对于近年的DV新功能已经大致了解,到底哪些功能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不需要的,现在脑海中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就是对于动态拍摄有益的功能,我们当然定位于“熊掌”之列,比如“对焦可调”“1.7秒启动”;DVD快速启动还有光学防抖。
至于双重录制,还有5.1声道输出以及AV输入输出、对焦辅助、9点对焦等等,实际上可有可无,如果增加成本太多,当然是鸡肋了。因为实际拍摄中,您可能用到这些功能的机会不多,这都是为了更好增加静像以及声音效果,如果移植到低端平台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对动态拍摄有太多的帮助,自然是鸡肋了。
像触摸液晶屏和对焦可调,现在对于DV成本影响似乎并不大,但我们认为这是可以发展的方向,并一定属于太急需的功能。不用触摸液晶屏也不是那么就拍不好DV了,熟练使用以后,对焦可调完全可用人工操作解决,效果更好。毕竟家用DV不像专业DV,要求是不会那么高的,清晰且对焦速度不是过快是不会太多影响成像质量的。相信看了我们的这篇文章以后,您对自己的DV或想要购买的DV产品功能会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我们的希望。